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发表时间:2023-08-18 00:32

在猪场的整个生产流程中,如后备母猪饲养不恰当,将对猪场的总体效益产生直接的和长远的影响。后备母猪饲养的好就能保持母猪长年有良好的体态,有较高的繁殖力和利用率,并因此而可能获得较多的、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从而就可能提高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饲养的目标:

   1.后备母猪应有易受孕和产仔的健康体型。

   2.后备母猪应有能产多胎的潜在体质。

   3.后备母猪应有能多产奶的体能储备。

   4.后备母猪体内应具有正常发情和多排卵的激素支撑。

(二)饲养后备母猪的常见问题:

   1.配种年龄的初配母猪的体重和体型达不到理想水平。

   2.配种年龄的初配母猪的背脂厚度达不到理想水平。

   3.配种年龄的初配母猪不能正常发情。

   4.配种年龄的初配母猪不能正常排卵。

   5.配种年龄的初配母猪不能正常受孕。

  (三)饲养的对策:

   1.向后备母猪提供能使其获得足量和平衡的氨基酸饲料,使后备母猪在生长期的早期,机体能以“瘦肉”的形式快速沉积蛋白质。

   2.饲料的组合和饲喂的量要足以保证配种前的后备母猪脂肪的蓄积,让母猪有适度的背脂厚度,以此来满足母猪繁殖行为的能量消耗和所需的性激素生成的营养支撑。

   3.体重在70 - 90公斤以前的后备母猪,一般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喂料,体重达到70 - 90公斤之后,根据体况,进行适当限料,防止母猪体态过肥,使七月龄的母猪体重在110公斤左右。

   4.以**营养的新概念来指导后备母猪的维生素和的矿物质的补给,保证母猪有强健的四肢来支撑怀孕的体型。

   5.后备母猪控制光照在12小时以内,配种前增加光照14 -16小时。

   6.让后备母猪提前接触公猪,使其刺激后备母猪的性成熟。

选种后的后备母猪(体重达70-80千克时第四次选择)应喂给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直到配种,以满足体重增长的需要。如后备母猪的膘太肥需要限饲,限饲会减少饲料中Ca、P的摄入量,导致肢蹄病和腿病的发生,应增加Ca、P的供给量。后备母猪**次发情时不要配种,待第二情期正常过后,在第三个情期发情时实施配种。对到发情年龄而不发情的母猪采用激素处理是下策,对乏情母猪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1600IU/头,两天后注射氯前列烯醇

(PG) 3ml,配种受胎率较高,单独使用孕马血清,发情率高,受胎率不理想。



周一至周日 07:00-21:00
官方微信号
销售部:138 0872 3537 (杨先生)   184 6912 8215 (王先生)
人事部:138 88633780 (廖女士)
copyright © 2020 寻甸兴平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滇ICP备20000644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902000008号